学员心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员教育 > 清华学苑 > 学员心声

清华培训随感

发布者:wenjin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9-07 09:27:16

湘潭市农委  尹秋红

 

  8月16日,和谐号风驰电掣,一路向北,将我们湘潭市清华大学第六期党员干部培训班的10名学员送到了首都北京。在京西宾馆,和蔼可亲的班主任刘威老师为我们办理了报到手续,我们在清华大学为期一周的2015年县域干部媒体关系管理专题培训启动了。


  时间尚早,我们随着行色匆匆赶着换乘的人流穿梭于地铁站,拥挤的车厢中我们并肩抵足,听老北京用悦耳的京腔聊天,看小北京目不斜视地刷屏,感受京城的地铁文化。


  夕阳渐渐西下,正是景山欣赏落日之时。景山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坐落于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京华揽胜第一处"万春亭"位于景山最高点,是俯瞰紫禁城的绝佳之地。静立对望,隔街的紫禁城红墙金顶,雕梁画栋,在夕阳映衬下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护城河波光粼粼,围绕城外。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间上演过无数帝王嫔妃的恩怨情仇,记载了明清560多年的兴衰荣辱。


  来到锣鼓巷时夜色已浓,熙熙攘攘的游人、林立的店铺、变幻闪烁的霓虹、形形色色的酒吧,让我们目不暇接,老北京古老的意味和宁静淹没在似曾相识的旅游文化之中。在纵横的胡同中往来穿梭一番,座落在雨儿胡同的齐白石老宅终究无缘相见,电视剧《锣鼓巷》中的深宅大院也失之交臂。


  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清华园了。印象中的"清华园"三个字是清华大学二校门上晚清军机大臣那桐所题,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黑色的"清华园"字体让人魂牵梦萦,而今身临其境,真切地聆听庄严的二校门诉说清华园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更迭。

 

  "水木清华"的湖光山影掩映在蓝天白云之下,荷塘悠静,清风徐来,绿叶粉花,摇曳应答。正额上"水木清华"四个字,传说是康熙御笔,两旁彩柱上有殷兆镛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化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超凡脱俗的"水木清华"让人联想季羡林所称"清新俊逸",这不仅是指清华清新的自然风光,更体现清华人清新脱俗、引领时代的气质精神。


  置身于清华培训教室,聆听清华老师的谆谆教导,更能感悟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意义。1914年梁启超用《易经·大象传》对乾坤的解释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君子自立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于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盖惟有容人之量,处世接物,坦然无所芥蒂,望之俨然,此其所以为厚也,此其所以为君子也!磅礴的气概贯穿清华人的精神,一脉相承,激励清华人奋斗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十八大后,中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与资本劳动的二元三层结构决定了维稳、反腐、驾驭资本市场成为新的历史使命。面对复杂变幻的资本市场、"一带一路"宏伟蓝图、绿水青山的呼唤,我们尤须坚忍强毅,自强不息,增强控制资本市场、调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能力。面对各种社会矛盾、突发事件,我们更要有宽厚犹大地之博的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与媒体沟通的能力,面对社会公众做到处事接物无所芥蒂,气度雍容,厚德载物。面对权力利益欲望,我们须谨记"发展的关键是扩大再生产和反对浪费",严守"八项规定",遵循"三严三实"要求,发扬"清新俊逸"的清华精神,做无愧于历史使命的谦谦君子。


  清华培训不但让我明确了不断学习、努力进取、提升能力的重要性,更让我清楚地意识到"行胜于言"的本质在于通过能力的提升来推动本职工作。湘潭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刚刚启动,各项创建工作尚未步入正轨,犹有必要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努力担当起开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的重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