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曹炯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全省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背景下,作为长株潭核心增长极重要一员的湘潭,必须瞄准开放发展中的短板瓶颈,探索开放新路径,拓展开放新格局,加快建设开放强市,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的对外开放,这也是湘潭实现争位赶超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湘潭同全国各地一样,经历了一个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扩大开放的过程。近年来,我们瞄准开放经济这一短板,以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为目标,在“引进来”“走出去”上集中发力,对外开放水平逐渐提高,开放型经济呈强劲发展势头。201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排名全省第四,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2个;2017年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5%,进出口额“破零”企业17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湘潭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仍然较低,开放不足仍然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一是开放理念存在差距。与先进地区相比,全社会开放理念树得不够牢,开放氛围不够浓。部分党员干部仍然习惯以传统思维、传统路径、传统模式抓开放发展,对以新思路、新举措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理解不透、把握不准、思路不清。二是开放产业基础薄弱。大项目、优势项目、高端技术和人才引进不多,引资项目成长性还不够强。进出口产品品种较少、结构单一,抵御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不强,出口仍以粗放型、低附加值为主。优势产业对外贸的贡献度较小,进出口企业总量和规模不大,2016年进出口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仅有15家。三是开放平台发力不够。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是我市三大对外开放平台,但在全省15个国家级园区和5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外贸排名中靠后,对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够;综保区作为全市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缺乏有带动作用、成长性好的外贸龙头企业,对外贸易的引擎作用发挥不够。四是开放环境有待改善。少数部门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习惯按部就班地抓工作,主动服务不够,形成合力不够;城市基础建设仍需加强,配套设施仍需完善;全民开放的热情、开放的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开放的短板就是开放的空间、开放的潜力,我们必须不固步自封,不拘泥一隅,不小进则满,顺应时势,把握机遇,大步向前,全力拓展湘潭对外开放新格局,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
进一步厚植开放发展的思想和理念。继续大力解放思想,保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气神,营造鼓励开放、锐意改革的好风气,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胸襟、开阔思维。牢固树立战略思维,把湘潭发展放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大背景下去比较评价,以大视野、大战略来研判发展、分析特点、找到短板、破解瓶颈,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断追赶跨越。转变发展理念,加快摒弃传统的拼资源、拼成本、拼优惠的粗放型开放模式,在干部群众中培养开放共享、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新观念,破除阻碍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开放发展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落实到点滴工作中。
进一步提升开放产业的规模和质量。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开放型产业,壮大一批优势明显的开放型企业,引进一批视野宽广的开放型人才。大力推进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行动,全面对接世界500强、大型央企、知名民企,突出“1+4”重点产业,突出强链补链,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大、聚集度高的配套企业。大力推进对接“新丝路”加快走出去行动,大力实施“潭企出海”“潭品出境”“产能合作”三大工程,引导扶持湘潭企业开展海外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及对外投资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地方特色产品出口,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建立境外研发机构,开展国际技术、信息和人才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和全球行业竞争。
进一步巩固开放合作的平台和阵地。大力推进对接自贸区提升大平台行动,大胆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和模式,加快湘潭综合保税区发展,支持保税区全面建成口岸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国家经开区、国家综合保税区、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等开放平台的优势作用,加强开放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对接湘商会建设新家乡行动,依托商会以商招商,有效组织“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活动,引导湘潭籍企业家、在外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
进一步优化开放共赢的环境和氛围。瞄准国内一流标杆地区,学习“北上广”的开放理念和创新精神,借鉴好的做法经验,增强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服务开放的主动性,努力打造宽松有序的投资环境、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快捷便利的贸易环境和舒适宜居的社会环境。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继续深化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推进企业行政审批事项权力下放,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提升服务质量。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优化水陆交通要道,加快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质,美化亮化城乡人居环境。着力构筑“亲”“清”政商关系,做到交往中无私利、服务上零距离。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努力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商业文化,在全社会形成亲商、安商、容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打造湘潭开放发展的新名片。